北京八中学生在2024年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斩获佳绩

更新日期: 2024年8月6日 上午8:22      阅读  118  次

       主题为“聚焦基础科学,引领人类未来”的2024年国际基础科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Basic Science,简称 ICBS)于7月中旬在北京开幕,重点围绕数学、理论物理、理论计算机与信息科学三大基础科学领域展开学术交流和研讨。

       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院士担任大会主席,众多享誉世界的科学家齐聚一堂。他们带来高水平学术报告,与中国青少年面对面交流,分享各自在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见解。

       其中2024国际基础科学大会高中生海报展于7月15日至26日在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举行。7月26日,在国际基础科学大会闭幕式上,高中生海报展评优结果揭晓。

       自报名开放以来,ICBS 2024共收到了来自97所国内外优秀中学的180份课题海报。经过专家多轮评审,80份海报入选,15份海报获评优秀。

       我校共有三份海报入围ICBS高中生海报展,王思涵同学获得化学领域优秀海报荣誉。

       本次国际基础科学大会的活动中,同学们同尖端学者们交流学习,积极探索基础科学创新内涵,完善了自己的科技创新素养。此次活动中收获的成绩,充分见证了同学们一年以来对于科学研究的投入与热情,而此次活动的学习经历又为未来的科研探索之路夯实了基础。

       学生感悟

       王思涵

       不夸张地讲,我跟国际基础科学大会大抵有一些独特的缘分。

       从去年七月,到今年七月;从开幕式,到闭幕式;从台下,到台上;从聆听者,到分享者;从天安门,到雁栖湖。

       一年间,有幸见证了ICBS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青年学子参与其中,基础学科研究如日中天。

       有幸在雁栖湖畔,聆听各个领域的开拓者用最生动的语言,讲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博学笃志的态度,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无不引领着我们去探寻那些尚未发现的新大陆。

       愿基础学科始终生机蓬勃!

       原露语:

       这一次ICBS活动经历极大地充实了我这一阶段的科研学习历程。在应用数学研究院的三天里,聆听了有关数学、大气物理和机器人认知相关的各类科研报告,也从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高中生科研项目中获得了很多新思路。

       如同这由废旧工厂改造而成科技园区,远山加固,云雨变化悉知于手,科学创新的力量是无限的。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面对极端天气和环境问题,我们更应该用科学创新的意志和包容交流的心态去改变世界。

       我们会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李子谦:

       让我印象颇深的是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者相互交流。来自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教授,做了机器学习的讲座,引发了我对机器人发展的思考,我还和教授进行了与机器人进行价值判断以及自我意识萌发相关的讨论。

       在展示自己研究海报的过程中,我和其他许多各个学科的中学生相互交流了自己的课题,感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对于探索研究的热情。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让我增长了见识,也更加坚定了继续沿科研学习的道路一直走下去的信念。

       北京八中期待和鼓励更多同学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青年人的创新活力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图文:侯 越

  •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
    国际基础科学大会
  • 王思涵(向丘成桐先生介绍课题:基于硫化镍纳米片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的设计制备 )
    王思涵(向丘成桐先生介绍课题:基于硫化镍纳米片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的设计制备 )
  • 李子谦(课题:植物促生细菌的筛选和功能鉴定及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
    李子谦(课题:植物促生细菌的筛选和功能鉴定及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
  • 原露语(课题:系外行星的宜居性筛选探究)
    原露语(课题:系外行星的宜居性筛选探究)
  • 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