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教育中心2018届中美班赴湘赣社会实践课程报道

更新日期: 2017年2月27日 下午5:18      阅读  4231  次

       2017年1月13日至18日,北京八中国际化教育中心2018届中美班的同学们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前往湖南岳阳、江西九江、景德镇、婺源进行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课程。本次社会实践课程设置为人文类研究课程,主题为“露红烟绿,寻梦湘赣。”

       第一天 前进前进向前进

       1月14日中午,我们来到了渴盼已久的岳阳石牛寨。同学们早就已经对这里高168米,长300多米的玻璃桥充满了憧憬。之前每次想象此情此景,都觉得会是无比刺激和豪迈,然而到了现场,才发现真正的勇士是那些平时恐高的同学们,当大家看着脚下的深渊,已无路可退时,就只有在彼此的搀扶、鼓励下,在友爱的眼神和体贴的动作中,一路前进前进再前进。大家一起尖叫、说笑,无论多艰难的路,都会忘却恐惧。在石牛寨我们不仅观赏了知名的丹霞地貌,体会了红军小路,更重要的是,在蜿蜒曲折的玻璃栈道上,在悬崖峭壁边、万丈深渊之上,挑战了自我。

       第二天 看那江河汇流处

       1月15日,我们来到了江西省的九江市。原本这个我们以为没有很多亮点的城市,却给了我们一个又一个惊喜。我们亲临了九百多年前大文豪苏轼深夜到访的“石钟山”,体悟了他的所见所感,在黄老师的精彩讲述中对东坡先生肃然起敬。这里也曾是太平天国时期湘军与石达开部队的主战场,看着江河交汇处,想象当年的血战,体会曾国藩那种“愈败愈战、越挫越勇”的气势。我们也到访了浔阳楼和烟水亭,《水浒》和《三国》两部名著中的江南名地,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的身旁,有种将历史、文学带入现实的亲切感。

       第三天 千年窑火、万年匠心

       1月16日,我们来到了“瓷都”景德镇。亲眼见证了匠人们倾注心血,用自己磨练多年的技艺打造一件件精品的过程:练泥、拉坯、印坯、利坯、晒坯、刻花、施釉、烧窑、彩绘及釉变,制瓷的整个过程要心无旁骛,才能达成手随泥走,泥随手变的熟练与流畅。午后,到了瑶里古镇,小镇还保持着过去古朴的样子。有故事的房子、斑驳的白墙还有崎岖的石路,自然与人的契合之美达到了极致。

       第四天  飘雨的婺源

       1月17日,我们到达了最后一站——最美乡村婺源,天公作美,竟飘起雨来。让我们得以体会江南独有的风情,雨中漫步,云雾缭绕,让我们感受到了更纯粹、不加修饰的婺源。我们见识到了最简单却极美的黑白两色的徽派建筑,空气中还弥留着浓浓的历史味儿,陈旧的家具、坑洼的石路,还有孤独的小桥,成为我们记忆中永久的美好。

       通过本次游学,我们增加了阅历,可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目睹了江南的鱼米之乡,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瓷都景德镇,了解了井冈山和秋收起义的红色历史,更见识了白居易挥笔写下“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诗句而名满天下的九江浔阳。湘赣地区山川秀丽,人文荟萃,我们了解了更多关于丹霞地貌的地理知识;明清时代的手工业历史,尤其是制瓷业的发展史;行在路上、学在路上。

(报道:张相宜)

  • 01
    01
  • 02
    02
  • 03
    03
  • 04
    04
  • 05
    05
  • 06
    06
  • 07
    07
  • 08
    08
  • 09
    09
  • 10
    10
  • 11
    11
  • 12
    12
  • 13
    13